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摊上事了 (第1/2页)
走出牧场围栏。 杨皓看到一群女人拿着棍子,在一片坡地上戳着。戳几下,就弯身在地里放下什么的。又用脚拨一下。 那地就是他刚买下的荒地。那些女人大多何泉山找来的人的家眷。 那里,他主要让种南瓜玉米之类的,也不整地,先种一茬。 打算等长出苗了再施肥。 不远处,还有人和牛正在开荒。 那些都是他的受田。 有二三十个人在开荒,想来还能种一茬冬小麦。 冬小麦在关中种植还不广泛,但在河东有人种。关中也有些地方种。 特别有一些水热条件好的地方,有人种一茬水稻,再种一茬冬小麦。虽然产量都不高,但两茬的粮食产出,总比中一茬要好一些。 而且关中,大米还是挺贵的。 当然,杨皓没想过在自己的地里种水稻。 那些地,他也没去看,直接去了宅地。 宅地已经下好了地基。 也有人建亭子——要将自流井给盖起来,也做好围栏,免得有人不小心掉水里了。 他也不去打扰那些人,看了一会,也就回家了。 也该是快吃午饭的时间了。 他回到家,就被杨柏德叫去了上院。 杨柏德心情似乎很好,说:“六郎来,你大兄来信了。” 杨皓忙笑说:“大兄与八郎可还好。” 杨明与杨昭在流水席后第三天就去了长安入学。 之前来过一封平安信。现在是杨明寄回来的第二封信了。 “他在信中说,与八郎一切都好。也结识了一些同窗。” 难怪杨柏德这么高兴了。 能入四门学,还只是一个开始。 能否在里面站稳脚跟,才是关键。 如今杨明说已经结交了同窗,那就说明已经开始融入四门学了。 当然,那只是在四门学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杨皓笑着说:“那就好。不过,大长安,居不易。大兄与八郎与同窗交流,恐怕花费也会大些。要不我给他们送些钱物去。” 杨柏德犹豫了一下,说:“你且看看你大兄的信……出门在外,也确实不如家中。 “你若是去长安了,也就去探望他们。看他们可还好。 “若是拮据,你先垫些钱。回来了,为父再给补上。” 杨皓接过信,笑说:“大兄与八郎都是有分寸的,定不会乱花钱。既然是必须花用,我这做兄弟支持一二,也是应该的……咦?!” 杨柏德笑说:“可是信中多了些标点,看不习惯?为父一开始也好奇,为何你大兄行文,突然用这些符号……你且看信末。你大兄有说明。” 杨皓找到最后一张纸,果然有说明。 杨柏德说:“你大兄说国子监、太学与四门学等,都在讨论这杨氏符号。” 杨皓微囧。太学国子监都在讨论? 李承乾那小子怎么就没跟他打个招呼? 他看过杨明在信末写的关于那所谓“杨氏符号”的来历。 据说是太子在朋友处得来的,发现这符号如果用在文中,可以更加明确文意,可以避免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 还说这些标点被大臣看到了,都认为于行文、于授课都大已有裨益。 并且已经有大臣向皇帝上奏,提出用这符号重新定义四书五经。以明确其意,然后推行天下。 还有人认为,断句不明确,学子启蒙时,容易曲解圣贤真意。于启蒙角度看,更应该推行这符号。 杨柏德这时说:“你大兄在信中说,此事应当是十有八、九了。 “如今你十四弟已经启蒙,你侄儿也马上要启蒙,也该将这些教给他们…… “对了,今日你教他们的几句话,虽浅显,却也颇有深意。你教得好。” 他迟疑了片刻,又说:“只是,你以糖果鸡腿诱之,这恐怕有些不妥。难不成日后也要以物质引他们学?” 杨皓失笑说:“父亲,不管是糖果还是鸡腿,都是奖励。 “虽说也是以物诱之,不过奖励,可使他们获得认同感,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