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78、冬夏两季,心梗高发! (第2/3页)
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德国的Gruentzig于1977年首先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此后,PTCA技术从欧洲到美洲迅速被推广,适应症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工业产品也迅速发展,各种操作设备(如:导管、球囊)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病变的处理。1986年,Puol和Sigmart将第一枚冠脉支架置入人体。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可显著减少PTCA的再狭窄,可以处理夹层和急性血管闭塞,成为冠脉介入治疗的又一个里程碑。2003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投入临床,使支架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使冠脉介入治疗又进入到一个新的纪元。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省一医急诊科也能做这个!对于心梗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有效! 那名大妈心跳骤停曾足足十二分钟,但最终,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第二天,大妈的家属送出了三面锦旗,一面锦旗送给了省一医,一面锦旗送给了交警队,一面锦旗则送给了公交总公司! 事实上,从死神手里抢人,对于省一医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前不久,他们也在门诊大楼那里,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位也是突发心梗倒地不起的患者。 那是五天前,门诊6楼区B区分诊台护士阳晓笑正忙着分诊,突然,她听到惊呼声:“不好了,有人晕倒了!” 她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年轻女子倒在了6楼下行的电梯拐角处,她来不及跟排队就诊的患者们解释,就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把趴在地上的患者翻了过来,并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楼层保安立即对现场进行疏散。 “呼吸心跳没有,赶快帮忙叫急诊科,推转运车!”阳晓笑立即对叫唤不应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闻讯而来的一名血管科医生及附近的诊区护士们,迅速集结加入抢救,他们分头协作,有人帮着阳晓笑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因为一个人做真的很累的。像陈俊那种变态除外。他经过系统强化,已经不是普通人。 有人则打电话呼叫抢救小组。 与此同时,门诊大楼广播也迅速响起了抢救信号,呼叫大家来帮忙! 一位刚下班的进修医生也冲了过来,加入了抢救队伍。 门诊部一位副主任听到广播也急匆匆跑了过来,参与到现场抢救。 急诊科抢救小组到位后,立刻对患者上了心电监护,并除颤,同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皮囊辅助通气,并推注肾上腺素! 可是,很多时候,抢救是看不到效果,令人绝望的! 心脏按压十几个循环后,患者心跳依然未恢复,在门诊部那位副主任的协调下,患者被抬上转运车,仍旧是身轻如燕的凌晓晓,一跃跳上转运车,继续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转运车的轮子呼呼呼地快速转动着,凌晓晓在飞驰的转运车上用尽了全力做心肺复苏,汗水从额头流进眼睛,眼睛被汗水蜇得睁不开都无暇擦掉。心肺复苏每一个动作必须到位,每一秒都不能放过,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在眼皮子底下“徘徊”,凌晓晓在心中暗吼:“一定要尽全力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 不得不说,认真救人的凌晓晓很美,真的很美! 患者送达急诊中心后,急救医生们继续对患者进行抢救,经过30多分钟的抢救,患者的心跳终于恢复了!这可能是心跳停止最长但被抢救回来的案例之一。嗯,只能算是之一! 但由于患者心功能不佳,急诊科又使用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后来经过一系列检查,这位患者确诊是因为心梗导致心脏、呼吸暂停,上了ECMO后又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就现在,患者仍在监护室,但生命体征已平稳。 家属们到场后自然是感激涕零,锦旗送到。 其实,当时幸亏是晕倒在医院里,若是晕倒在家里,或者在外面,说不定就救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