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雄主南征北战,君臣不欢而散 (第2/2页)
天。 周军攻楚州,整整打了四十天,尸体枕藉,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奋力坚守,仍不能克,挫动大周军多年锐气! 柴荣勃然大怒,亲自监督众将攻城,晚上就在城下宿营。 “攻城!攻城!” “给我杀!” “旬日之内,不能破城,尔等提头来见!” …… 柴荣杀红了眼,对部下将士下达了死命令。 所有人惊惧万分,不敢说话。 唯有国公柴兴谏道:“皇上请暂息雷霆之怒,容臣再派人劝降,以免生灵涂炭,损皇上之圣德!” “你给朕闭嘴!” 皇帝一向是对自己的这位亲哥哥宠信之极,那么多柴氏兄弟,只有柴兴一人能够得到重用,端的是羡煞旁人。 而今天,杀疯了眼的皇帝竟然和他哥哥大发脾气。 柴兴吓的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全身冷汗直流。 其它人更是低了头,不敢言语。生怕触犯皇帝,惹来杀身之祸。 柴兴身为臣子,惹怒皇帝,必定要向皇帝道歉。他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臣罪该万死,请皇上治臣失言之罪!” 皇帝不睬他,而是红着眼睛对众人下达了一道圣旨:“众军听令!屠杀一切反抗者!” 他亲自扬起皇旗,大喊道:“攻城!” 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二十五日,周军攻克楚州,守将张彦卿全军覆没。 这是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对于这件事,后世史书上有不同记载。 《南唐书》毫不客气的用了这样的说法:柴荣攻破楚州,屠城! 《旧五代史》没有直接使用“屠城”这两个万分敏感的字眼,但旁敲侧击的指出,周军大掠! 《资治通鉴》没有直面这件事,而是用了春秋笔法,不直接说周军屠城,只说楚州将士全军战死,无一人投降。 战后,打扫战场,诸将论功行赏。 众人欢呼大跃,饮酒庆贺。 柴兴一整天没吃饭了。 他的三位下属跟在他的身后,一言不发。 柴兴看着那满城的尸体,脸色煞白,他不敢相信,这样的人间惨剧,是自己人一手造成的。 “为什么不能再等等,给他们一个投降的机会啊!” 柴兴崩溃了。 他跪在地上,仰望苍天,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乌云遮日,几只寒鸦站在枯枝上,刮刮的叫着。 几只野狗和野鹰在啃食的地上的尸体。 对那些以杀人为乐的武将来说,杀的人越多,得到的赏赐越多,他们能够挣来的前程就越大。他们没空去想那些被他们杀死的敌人,更没空去想他们家中的亲人是何等的伤心绝望。 而柴兴不同,他这人,乃是人间第一善人。 他的慈悲心,使他饱受煎熬。 慈不掌兵,义不行贾。 古语说的真好啊。 心慈手软的人不能统帅全军,心怀仁义的人不适合做生意。 命运真是讽刺啊。 他早就厌倦了战场,但一听说自己的亲弟弟当了皇帝,还是这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明君,他是多么的想要辅佐他成就大业,打出一片太平江山,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啊! 可是楚州之战,却让他的心变的冰冷。 也许,是时候说再见了吧。 他形神枯镐,步履踉跄的去见皇帝。 他最后一次对皇帝行君臣之礼。 皇帝很高兴,要给他封官,他却淡淡的说,皇上保重,臣愿致仕还乡。 皇帝的语气转瞬间便布满了杀机:“你敢威胁朕?” 柴兴冷冷道:“不敢,只是想回家看看父亲。” “柴兴,注意你说话的语气。别让你我君臣,不欢而散。”皇帝的好心情,彻底被他弄坏了。 柴兴梗直了脖子,冷笑道:“临别之际,臣有一言相劝,望陛下纳之。” “你说!” 柴兴道:“如此杀伤生灵,太过残暴,望陛下效仿唐太宗爱民之胸襟,莫要学那南汉刘晟之辈,虐害生灵。” “大胆!”柴荣雷霆大怒! 柴兴站了起来,盯着他的弟弟,说出了这句话:“三弟,楚州之战杀伤太过,你将来必遭报应!臣忤逆君上,你这便赐臣一死吧!” 柴荣拨剑出鞘。 宫女和太监,全都吓傻了。 空气似乎凝固了。 兄弟二人对视良久,柴荣还剑入鞘,大怒道:“即日起,剥夺柴兴及其手下将领一切职爵,令柴兴回洛阳闭门思过!无朕传诏,终生不得入京!若敢违旨,格杀勿论!圣旨即刻下达!” “臣告退。” 柴兴一步也没回头,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