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_第056章 三权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6章 三权论 (第1/1页)

朵颜卫指挥使扎鲁忽察尔,年近六旬,是三人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一位。
    当年,张玉找到他。
    他就成了兀良哈族人跟随燕军奉天靖难的发起人。
    是他联络泰宁卫和福余卫,最后促成三卫接受朱棣开出的雇佣条件,加入靖难队伍。
    从此,他依老卖老,一直居功自傲。
    “陛下,老臣在北元执政时期,以及靖难四年,就一直是兀良哈三卫之首,凭什么现在变成跟他们一样?”
    另一个福余卫指挥使海撒男答奚听到此言,立马反唇道:
    “老家伙,你就别扯那么远了,光说靖难这四年吧,我和阿扎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你却缩在后面营帐里指手画脚。”
    “整个靖难战役,我们两人的功劳不比你小,凭什么我们不能掌权?”
    他咬牙切齿,怒目而视。
    “???”
    三卫首领,一下子又是剑拔弩张。
    眼瞅着又要开打起来。
    这是塞外草原民族的特性,脾气暴躁,心胸狭窄,争强好胜。
    有时候就为一句话,就有可能拉开架势群殴一场,或是单打独斗。
    相互之间,从来是甲族不服乙族,这个不服气那个。
    大明武官们紧张得不行,纷纷安排兵士们全线警戒。
    因为陛下在场,唯恐护驾不力。
    蹇义、夏原吉等文臣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早就吓得手脚哆嗦,面如土色。
    数万人躁动,如此近距离,一旦双方失去理智,发生意外怎么办?
    樊忠像座铁疙瘩,立在朱棣丈余远的后侧,神色严峻地警戒着。
    四周忠义卫,右手都握在刀柄上,只等朱棣一个眼神就抽刀。
    唯独徐钦,只见他把手放在身后背着,一脸逼格满满的吃瓜相。
    就像是这里的紧张局势,跟他半毛钱关系没有。
    兀良哈三卫指挥使,皆是随着朱棣奉天靖难的大功臣。
    他们都是草原上的精锐骑兵,和燕军诸将并肩浴血,英勇无畏,共同把朱棣送进了南京城,登顶金銮殿。
    按事先雇佣约定,他们向朱棣讨要漠南大宁都司,所辖的那片肥沃草原,作为他们部落的牧场。
    这事真的不好拒绝,至少在靖难勋贵们的眼里,似乎合情合理。
    再看文官系统这边,蹇义和夏原吉等人,都是建文旧臣转投过来的。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算是降臣。
    刚刚当上尚书,自己屁股还没坐热乎,哪有什么资格跟兀良哈三卫去理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