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亦真亦梦 (第2/3页)
就有各种仿本,所以对发现的这件文物是否为真迹一时难以辨别,特向国家博物馆求助。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先生闻讯后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请来当时文物鉴定界的六位专家共同鉴定,其中就包括赵小健的爷爷,最后鉴定组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件文物正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 1953年,《清明上河图》正式由辽宁博物馆移交给故宫博物院,结束了这幅名画坎坷流离的一生。 在那之后的十余年间,赵小健的爷爷一直痴迷于对这幅画的研究,写了大量的研究文字,然而他仍然无法完全解开这幅画中所存在的一些谜团。 在这幅山水长卷的开始部分,是汴梁城郊外一个村庄,一个大户人家扫墓归来,几个家丁正在前面呼喊着,让村里的人都让开路,然而这时却忽然在道路的中央出现两匹高头大马,其中一匹马是完整地出现在了画面中,而另一匹马却只露出了头部而不见身子…… 这让无数当时研究这幅画的学者产生不解,有人说画中的这个地方存在损毁,不知是谁将画上的这匹马给弄丢了,可是装裱后的画卷在此处并没有任何贴补的痕迹,在历代收藏者的提拔中也从未提起残损之事。 也有人说张择端并未将此处画完,才留下了一点点遗憾,可是这幅画当年曾呈交给宋徽宗赏阅,如果没有画完岂不是欺君之罪。 关于画中残缺的争论一时众说纷纭,最后学界倾向于损毁一说。然而赵小健的爷爷却不没有轻易下了定论,他于1955年亲自前往东北文物局的库房调查,希望能找到这幅画被发现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虽然经过一个月的询问和走访,以及对当时同一批被鉴定的文物进行仔细盘查,最后也未找到满意的答案。 不过,一位当时负责整理古画的工作人员却给赵小健的爷爷拿出了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是在与《清明上河图》堆放在一起的另一幅画卷的匣子里找到的,当时只觉得是一件佩戴品,并无多少价值,就扔在了试验台上的一个盒子里。 小健的爷爷找到这件佩戴品一看,却是一件小巧的铜器,只有指尖大小,而雕刻的内容正是一匹精致的骏马。这让小健的爷爷更是不解,于是便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出请求,自己表示愿意收藏这个小物件。由于这件配饰品并无文物价值,博物馆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赵小健打小就听老爷子念道这幅画,并时不时的听他讲这画里面的故事,老爷子的书房里也是挂满了这幅画的影印版和放大的版本。而就在此时此刻,赵小健仿佛意识到自己走入了这幅画卷中,他开始掐自己脸,看看有没有知觉,是不是在做梦,可疼痛告诉他这一切都在真实的发生。他真是后悔不该偷偷进入库房打开那幅画卷,这下可好,连做梦都在这幅画里游荡,此时他仍然相信这是自己在做梦,并且还在梦里掐了自己一下。 赵小健努力回忆起了昨天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名考古专业的毕业生,能在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参加实习是莫大的幸运。赵小健的爷爷前年就去世了,生前他一直要求自己的孙子报考考古系,这让家人很是不解,然而老爷子的意愿又没人敢违背,赵小健也只好报考了这个北大最冷门的专业。老爷子临走前也并没多少交代,只让孙子好好看看自己写过的那些书,还把那一件小铜马留给了孙子。 这几年大学赵小健过得十分郁闷,因为这个专业的女生极少,想泡妞却资源紧缺,即便是其他专业的女生,一听说他是考古系的就对他也就没了兴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