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_第四十一章 铁匠想打教授的脸(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铁匠想打教授的脸(续) (第1/3页)

    历史如果没有被六个人改变,那么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元代统治者为了防止民间武装反抗,对民间武器的管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态地步,连菜刀都被管制了。

    当时规定以二十户为一甲,共用一把菜刀,这一甲的领导,大概相当于那面世界街道里的居民小组长吧。

    那把宝贵的菜刀,平时便保管在这位居民小组长手里。

    大家做菜要用菜刀了,就得去小组长家排队。

    后来大约是小组长们嫌麻烦,因此很多时候是把菜刀用链子锁在水井边的箱子里,要用时就拿钥匙去开箱子取出来。

    估摸着那辰光的一道好风景,应该是在饭点之前的水井边。

    想想那时每个城市里街头巷尾的水井边,一到黄昏时分,就会有十数乃至数十个姑娘、大嫂、老太太聚成一堆,一边洗菜一边排队切菜,这情景必然十分赏心悦目。

    那水井边,在当时也定是个成功率极高的婚介场地。

    这事,是中国古代史、社会史、兵器史上的一大奇观。

    以这么大的精力来对付老百姓的菜刀,一个就是那个大元了,另一个你懂的。

    当然,这些事情是在大宋之后了。

    不过,穿越者们也并不认为禁民间百姓持有武器的始作俑者是那位传说中一条杆棒打天下的太祖,他当年出门也是只能扛一条棍子。

    当然,棍子可以起上好听的名子。

    也因此宋朝的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这位军汉出身的皇帝一样,出门扛条木头棍子防身。

    当然,民间的刀具还真是没有办法完全禁住。

    大宋允许老百姓用小水果刀,并且居然还有“并刀”这种名品,只怕全赖如李师师一流的美女们之力。

    否则周邦彦们大约在勾栏瓦子中,只能看见无数漂亮姑娘正在用牙齿和手指努力对付橘子这类水果,“纤手破新橙”尚可为之,前面“并刀如水”那一句,肯定是要改一下的了。

    也许还是饮食史上的一件大事。

    因为管制菜刀此举,对中国冷兵器制造的传承打击固然巨大,对饮食文化传承的影响只怕也不小。

    君不见取材于宋元评话杂剧的《水浒传》中,那些梁山好汉们便个个都是大块吃肉的汉子。

    但是想来,这等描写固然有小说家想表现好汉豪气的成分在内,但恐怕当时村野小店里的厨子,没有自己的菜刀可以切肉,于是只能直接把大块肉煮熟了端上来给客人吃,更是其中的关键。

    这一想,水浒好汉们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所表现出来的豪气,顿时失色不少。

    心目中一直以来因大块吃肉而来的好汉们之豪气形象,几乎荡然无存,再大一些的熟肉块,就只能用上并刀了。

    六名时空走私者私下里以为,或可使金庸小说常用到的一个词,“并指如刀”,大家都去练点徒手功夫,以方便日常吃喝吧。

    呵呵,有些水了。

    在禁止民间持有和制造兵器的同时,宋朝的官造兵器也被严格置于中央政府管制之下,其对各地官军使用之兵器亦防禁极严。

    如《宋史》兵志说,熙宁五年,“帝匣斩马刀以示蔡挺,挺谓制作精而操击便,乃命中人领工造数万口赐边臣”;元丰元年冬,“鄜延路经略使吕惠卿乞给新样刀,军器监欲下江、浙、福建路制造,帝不许,给以内南库短刃刀五万五千口”等等,可见当时各地部队兵器的制造及供应,哪怕是边军所用,也被置于宋皇帝及其派出的太监直接管制之下。

    另外,有宋一朝之义勇颇多,所谓义勇就是团练乡兵,乃是仿唐府兵而来,尤其是克制金人骑兵的弓箭手,有相当部分是义勇,因此宋各路都有“弓箭社”这个组织,其实就是现在的预备役一类。

    然而到了宣和七年,《宋史》兵志内却出现了这么一条记载:“私有兵器,在律之禁甚严。三路保伍之法,虽于农隙以讲武事,然犹事毕则兵器藏于官府。今弓箭社一切兵器,民皆自藏于家,不几于借寇哉”。

    于是乎,一切兵器要归公,这路的弓箭统统被收缴上去,让义勇们把弓箭带回家的那位官吏,也因此被罢了官。

    敢情在宋朝皇帝和官吏们眼中,大宋百姓,哪怕你是预备役士兵,只要有了兵器就等于是把兵器“借寇”了。

    这种视民为仇,把全部老百姓都当成潜在敌人和威胁来对待,畏民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